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高校志愿者为灌南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侧记

  • 主页 /
  • 媒体关注 /
  • 媒体关注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高校志愿者为灌南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侧记

来源: 作者:王千 史爱民

近日,灌南县残联联合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11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送教上门”义务助残活动,为该县部分残疾儿童提供为期一周的全天候送教上门服务,让那些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上学的孩子受到了一次特别的教育,享受到了和同龄人相处的乐趣。

乐观聪慧的小雨洁,你不是弱者

雨洁的家住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小村子里,一家四口,爸爸、妈妈还有妹妹。雨洁是个“玻璃人”,从7岁起开始骨折,5年里骨折了9次,直到现在都无法行走。这样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可想而知的在出发之前,志愿者就根据她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了送教方案,每天一小时的心理疏导被作为一个重点来设计。“雨洁最喜欢画画,我准备的材料也都是和游戏、绘画治疗等心理疏导方式相关的,比如水粉颜料和《秘密花园》涂色本。”志愿者丁雪告诉笔者,雨洁很喜欢她们带去的材料,一周的送教上门也很顺利。

雨洁特别聪明,虽然没人教过她数学,可8岁的妹妹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目都会来问她;没上过学但笔画简单的字却都能认识,一些笔画复杂的字也基本过目不忘;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凭借想象和妹妹的描述就完成只有正常孩子才能画出的场景……在志愿者们带过去的一大堆材料中,雨洁最喜欢的是超轻粘土和娃娃屋。“我知道,雨洁的世界,不是在挣扎也不是哀怨,而是对美和希望的执着。”丁雪表示,看到雨洁的聪明和宽容,在她的情绪里没有了同情和施舍,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因为对于即使活在最不公的命运下,仍拼尽全力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的人,他们不是弱者。

拥有理想的小浩听,愿整个世界善待你

浩听由于脑瘫无法入学,心理较为自闭,不愿出门,也不愿与陌生人交流,孤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浩听接受东西很慢,16岁的他连2+3都要算很久,刚读过的英文字母也会立马忘记。

“时间过的好快,明天就要走了。短短一周的时间,从素不相识到渐渐融入,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脑瘫患儿和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艰辛和不易。”志愿者姜峻鹏回忆这几天的支教生活,心里五味杂陈。“当他一遍遍皱着眉头思考数学题的时候,当他趴在自己的小木车上用双手走路的时候,当他告诉我想当科学家和画家的时候,当他在离别前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的时候,我的心一次次地哽咽了……”姜峻鹏告诉笔者,好想用尽浑身力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教给浩听,但他也明白,这么短的时间可能改变不了什么,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浩听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希望我的爱能照亮他前进的路,希望他能够克服艰难困苦,实现自己的理想,愿他的世界充满光亮!”

灌南县已为44名残疾儿童提供全纳教育服务

活动中,有很多画面深深映入在笔者心底久久不肯散去:玩乒乓球时把志愿者耍得团团转的小闯;经济拮据却始终不愿放弃带孩子去大城市治疗的家长们;为了残疾儿童可以被普通学校接受和受到“送教上门”服务而四处奔走的灌南县残联的工作人员……有快乐、有悲伤、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收获。志愿者赵雪薇在笔记里这样写到:“愿你们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在滚滚红尘的是是非非中,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至于将来,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将以书信的形式和孩子们保持联系,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们多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坚定他们追求的信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据了解,“送教上门”服务是残疾儿童全纳教育工作之一,也是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自嘉道理项目实施以来,灌南县残联联合教育部门全力推动全纳教育工作发展,按照“自愿申请、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组织各乡镇骨干老师给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肢体、智力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使每一个想学习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目前,已为全县44名残疾儿童提供全纳教育服务,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