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至嘉社会工作事务:将社工专业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 主页 /
  • 媒体关注 /
  • 媒体关注

海州区至嘉社会工作事务:将社工专业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来源: 作者:李菲 李沙沙 朱静

说起社会助残组织,海州区有这么一家年轻的社会工作事务所,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扶残助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始终坚持“助人自助,为民服务”的理念,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社会人的价值”为宗旨,脚踏实地、立足实际,用真心和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生活的便利。这就是海州区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

年轻社工创办社会工作事务所

92年出生的李沙沙是海州区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的负责人也是总干事。2014年,李沙沙毕业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系社会工作专业,带着在全国师范社区——厦门市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三年的实习经验回到了家乡连云港,投身社区,做一名基层的社区工作者。

在社区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她经常入户走访调研残疾人的个人情况并形成数据库,还策划各类助残活动丰富社区残疾人的生活,帮助残疾人增加生活补助,缓解辖区困难人群就业压力。然而在她心里,这一切远远不够。“残障人士的帮扶需要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而社区能做的着实有限,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为了解开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问题,沙沙拉着一群热爱公益的小伙伴们,畅谈当前的助残服务模式、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等等,经过激烈讨论和长期的深思熟虑以后,20168月,在市、区残联和民政局的支持下,“将社工专业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海州区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成立了。

各级残联助事务所快速成长

社工事务所成立起来了,办公用房怎么解决?知晓情况的海州区残疾人联合会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李沙沙,告知她区残联正在培育扶残助残社会组织,并在市残联建立了助残组织孵化基地,他们热情邀请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入驻。于是,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办公室的软硬件打造。

万事开头难,对于珍惜每一个机会、想要做好每一件事的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来说尤其如此。2016年下半年是至嘉成立以来最为困难的阶段。“从注册到登记,从管理到运行,哪一步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没有市、区残联的支持,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至嘉。”说起创业时的情景,李沙沙的眼里含着眼泪。

从注册到现在,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已正式成立270多天了,这些日子里,至嘉不仅受到了市、区残联、兄弟组织和市、区民政局及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持,更是得到了来自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肯定。201734日,市长项雪龙一行来到了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了解了至嘉发展现状以后,他给这里的工作人员点了个大大的“赞”。

立足专业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私人订制”社工服务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如何为社区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是至嘉需要直面的问题。从2017年初开始,至嘉社工事务所先后入驻孔望山社区、万润社区等,将社工专业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万润社区是一个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社区,社区主任武静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为中、高龄残疾人家庭提供服务。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为她提供了“送医上门”的思路。一方面,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邀请医生定期为高龄困难残疾人提供入户服务;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护理员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上药品,指导他们正确用药,同时督促其按时服药。如此一来,困难高龄残疾人的看病难题得到了解决,社工的介入也让服务的进程更加顺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社会组织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点点的积累,不断地学习,在挫折和磨砺中不断地进步。“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在我市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很多人对社会工作却仍然不甚了解。我们就是想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让更多人认识社工,了解社工。”李沙沙说,凭借着团队的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至嘉社工事务所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