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 主页 /
  • 党史学习教育 /
  • 党史学习教育

市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来源:市残联办公室 作者:市残联办公室


序号实事项目名称项目类别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工作进展情况实施   部门
1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专项行动保障和改善民生1.   制定年度残疾人托养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任务,与各县区残联签订目标责任书。
2. 开展年度县区居家托养县区招标工作,推进项目实施。
3. 深入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落实。
4. 总结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全年为1500名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
全面总结2017年以来居家托养工作经验,出台《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年度托养计划、工作任务与工作推进表,截至目前,全市承接居家托养服务机构4个,共为1750名残疾人提供了居家托养服务,实现全市县域全覆盖。教就处
2残疾人辅具适配常态化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常态化服务,残疾人辅具适配实现需配尽配。拟定了辅具适配常态化服务相关配套管理制度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康复中心
3建立残疾人特殊救助平台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公共频道联合制作残疾人大型公益互助电视节目《助残你我他》,邀请热心公益事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上有爱心的好市民一起走进残疾人家庭,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加强残疾人特殊救助力度,搭建社会助残力量与困难残疾人桥梁,于6月分与连云港市电视台公共频道、连云港市慈善总会合作建立助残之窗栏目,通过发布政务信息、困难残疾人案例及残疾人微心愿等建立社会助残资源。教就处
4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1.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2.召开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3.组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2021年完成残疾人实名制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完成残疾人新增就业800人。
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市残联先后组织6名盲人按摩机构负责人参加全省培训班,10名盲人按摩人员有参加淮安举办的全省盲人按摩提升培训班班,45名盲人参加全市盲人医疗继续教育和保健按摩师提升培训班,全市各县区开展岗前培训、定单式培训、创业培训共计14期554人次。市残联会同财政制定出台《连云港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经费管理办法》,对培训后就业或实习的给予补贴。会同市人社局举办“春风行动、稳岗留工”流动招聘进乡镇暨“送岗上门”残疾人春季招聘招聘会3次。5月份在“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举办“就业帮扶,同心圆梦”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全市各县区共举办四场残疾人招聘会,共提供700余个就业岗位,有500余名残疾人参加,有80余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有30名残疾人应聘成功。6月份市残联、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实施意见》。对做好“六稳”“六保”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全市残疾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岗位推介、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三服务”,通过“双向联系、双向选择、双向服务”着力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上半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514人,完成残疾人培训863人。同时,我们还积极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专项增收工程,累计开发辅助性就业项目近30个,有近10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在“残疾人之家”从事辅助性就业劳动。为配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方便残疾群众办理人社业务工作,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市残联积极协调市人社部门于7月21日-7月22日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市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集中认定工作。就管中心
5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保障和改善民生1.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教育保障,实现全市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
2.为0-14岁残疾儿童做好康复工作,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加强送教育上门、随班就读等工作开展,目前共为270名残疾学生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建立资源教室100个,实现全市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9%。
    共为2454名各类别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精准康复服务,其中0-6岁1967名、7-14岁487名,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教就处
康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