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刚事迹材料

  • 主页 /
  • 通知公告 /
  • 通知公告

管学刚事迹材料

来源: 作者:

管学刚,男,汉族,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7710月出生,连云港市政协委员、农工党连云港市医卫支部主任、连云港光明眼科医院院长。该同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品德高尚,热心公益助残扶困事业,在推进助残扶困,帮助残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管学刚来自山东临沂,这里孕育了“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其典型人物红嫂文明于世。2012年光明医院建立后,管学刚作为院长以身作则,始终站在港城公益助残扶困事业前列,在管院长的带领下,医院积极参加各项助残扶困活动,成立残疾儿童定点康复中心,每年为150位社会残疾儿童提供低视力康复服务,在每个全国助残日,医院都身先士卒,开展各项医疗助残活动,并为残疾群体进行医疗捐助,6年间,共为社会扶残助困事业捐助医疗物资达1780万元;医院被评为“连云港市低视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医院”、“连云港市慈善眼科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管学刚被评为“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连云港市扶贫助残爱心人士”、“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医德之星”、“江苏省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中国好人”等。

管学刚来连后,不仅把爷爷、父亲致力的眼科医技推向新的层面,为数万民众除眼疾送光明,而且把照耀齐鲁的红嫂大爱播撒于港城。刚建院不久,市委就发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号召,管学刚带着他的团队,主动融入解困攻坚大格局。在市慈善总会组织的东海“血透中心”项目推进会上,管学刚出手捐赠150万元医疗设备,并代表所有捐赠者讲话。

从此,一发不可收。管学刚在港城慈善公益的捐赠薄上写下了一串数字:2013518日,海州区市民广场举行第23个助残日的大型活动。作为协办方代表的管学刚致辞,向患有白内障的残疾人捐赠价值80万元的医疗物资。

同年1218日, 市慈善总会与市委驻东海县帮扶工作队联手,开展 “慈善扶贫项目推进现场会”。光明医院捐赠10.46万元手术及医疗物资,用于牛山镇中小学师生眼健康普查和治疗,还向青年教学能手捐赠3个价值16800元的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向留守儿童捐赠10副价值380元的近视眼镜。

2014531日,市慈善总会发起的“助学圆梦”暨捐助,在石梁河镇小学启动。管学刚向东海县贫困村小学捐助21.6万医疗物资,主要用于教学能手、贫困学生飞秒激光手术和眼疾治疗。同时向海州区白内障贫困患者捐助30万医疗物资。

2014119日,江苏第五个慈善周活动在市苍梧绿园拉开帷幕。管学刚再次伸出援手,通过市慈善总会向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捐助100例白内障手术,向市苍梧小学困难家庭近视学生捐赠眼镜100副,捐赠手术及物资价值46万元。

在借助市及相关部门搭建的平台,表达爱心的同时,管学刚挂帅的“光明义工”组织也十分活跃。两台义诊车常年奔波在城乡,每到一地,队员们就搭帐篷、摆桌子,安装仪器设备,为每一位前来的群众,提供健康查体服务和开展爱眼护眼宣传。“光明”帐篷,也经常亮相于全市大型公益活动。

光明义工们忘不了,201411月下午,苍梧绿园,市慈善总会、民政局、卫计委的主要领导来到帐篷前,热情鼓舞正在忙碌的管学刚等医护人员。当天因前来义诊的人多,医护人员直到天上了黑影,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走。

管学刚不仅以自身的业务专长致力慈善,还常常把自己对民生的一些感悟付诸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且对社会有益的事情。2013年一个冬夜,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环卫工人坐在马路牙石上啃煎饼。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他发起了为环卫工建“爱心暖房”的倡议,号召沿街店铺门面房,为环卫工提供落脚休息之地。在媒体的支持下,他的建议得到了300多家单位响应。他率先行动起来,在医院辟出地方让环卫工人休息,还向其他休息点赠送茶具等物品。省、市媒体纷纷关注这一善举,南通、扬州及周边地区相关部门得知后,纷纷前来取经,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开。

由市城投集团全面铺开的港城自行车站点,推广了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但人们忘不了,管学刚也是这项服务的倡导者之一。他的着眼点是解决公交车乘客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买了30多辆车,放在新浦公园、120急救中心等处,让乘客免费骑行。后来扩大借用范围,不限于乘客。市里的广电、报纸对这一做法作了充分报道。

管学刚是一位眼科医生,他爱说的话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些问题,我们看到了,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也可以伸伸手”。管学刚这样说了,他也这样去做。他应邀到新浦公园看樱花,却打起了路旁一块空地的主意。隔了一天,一个建报廊的方案摆到了公园管理者的面前。在公园的支持下,他投资的“光明读报长廊”建起来了。里面摆放着省、市党报和其他报刊,三年来,来这里的阅读者不计其数。

很多好事,媒体做了报道。有很多好事,管学刚不让外人知道,悄悄地做。有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分居,他跟着生活的母亲又出车祸去世,上学、生活遇到困难。家里人封门堵路,大闹相关单位一个多月。管学刚闻讯,化名请派出所转交6000元。最终化解了矛盾纠纷,也缓解了孩子读书难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管学刚的带动下,为社会献爱心在慈善医院蔚然成风。今年开春以来,员工集体参与的公益活动一个接着一个。227日,管学刚带队到新浦汽车总站,为春运中的雷锋车手和乘客义诊;32日、4日到万家乐公寓及救助站寄养点看望老人和盲流人员,312日去社会福利院看望孩子们。327日,30多位残疾智障的孩子们乘坐大客车,观赏市区建设新貌、景点,看了动物园,还做客医院,欣赏文艺演出。三四月间,有位因中风卧病在床的老人,突发眼疾,家人求援,管学刚带着药箱,送医上门。他去外地讲学,还特意安排同是眼科医生的妻子,为老人换药治疗。

3月,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为传承雷锋精神,进一步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2017310日,管学刚组织扶贫志愿者成立义工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走进海州区石棚山敬老院开展义诊活动。2017429日,在劳动节来临之际,在我院举办劳动节健康大讲堂活动,为劳动模范讲授眼健康知识,并提供全身性的健康体检,活动目的是为回馈社会,继续发扬我院光明精神,管院长当日赴东海为“全国劳动模范”进行健康体检。2017730日,赴东海县石梁河镇王埠村,救助特困家庭王枝中,检查眼睛送眼药水,王枝中家7口人,爱人和两个儿子儿媳智力均存在缺陷,孙子视力也有问题,王枝中是家里的顶梁柱,支撑家里的全部花销,近两年视力逐渐低下,视物模糊,半月前,医院到石梁河镇宣教时发现王枝中的眼疾问题,免费进行手术救助,治疗白内障和胬肉,现管院长携相关仪器前来复诊和慰问,王枝中不识字,第一次去医院复查三四小时未到医院,住院期间,管院长照顾王枝中,吃饭费用都给免除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管学刚热心社会公益,也使医院声誉鹊起。受助者投赞成票是手脚并用的,拿起电话把管学刚的名字告诉给亲朋好友;当自己和亲友需要治疗,这里当然是首选,迈步就奔向了“慈善、光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实事办实和好事办好的实力与潜力增强。诚如管学刚所说,慈善像一盏灯:照耀他人也亮了自身。

-->

管学刚事迹材料

管学刚,男,汉族,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7710月出生,连云港市政协委员、农工党连云港市医卫支部主任、连云港光明眼科医院院长。该同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品德高尚,热心公益助残扶困事业,在推进助残扶困,帮助残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管学刚来自山东临沂,这里孕育了“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其典型人物红嫂文明于世。2012年光明医院建立后,管学刚作为院长以身作则,始终站在港城公益助残扶困事业前列,在管院长的带领下,医院积极参加各项助残扶困活动,成立残疾儿童定点康复中心,每年为150位社会残疾儿童提供低视力康复服务,在每个全国助残日,医院都身先士卒,开展各项医疗助残活动,并为残疾群体进行医疗捐助,6年间,共为社会扶残助困事业捐助医疗物资达1780万元;医院被评为“连云港市低视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医院”、“连云港市慈善眼科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管学刚被评为“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连云港市扶贫助残爱心人士”、“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医德之星”、“江苏省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中国好人”等。

管学刚来连后,不仅把爷爷、父亲致力的眼科医技推向新的层面,为数万民众除眼疾送光明,而且把照耀齐鲁的红嫂大爱播撒于港城。刚建院不久,市委就发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号召,管学刚带着他的团队,主动融入解困攻坚大格局。在市慈善总会组织的东海“血透中心”项目推进会上,管学刚出手捐赠150万元医疗设备,并代表所有捐赠者讲话。

从此,一发不可收。管学刚在港城慈善公益的捐赠薄上写下了一串数字:2013518日,海州区市民广场举行第23个助残日的大型活动。作为协办方代表的管学刚致辞,向患有白内障的残疾人捐赠价值80万元的医疗物资。

同年1218日, 市慈善总会与市委驻东海县帮扶工作队联手,开展 “慈善扶贫项目推进现场会”。光明医院捐赠10.46万元手术及医疗物资,用于牛山镇中小学师生眼健康普查和治疗,还向青年教学能手捐赠3个价值16800元的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向留守儿童捐赠10副价值380元的近视眼镜。

2014531日,市慈善总会发起的“助学圆梦”暨捐助,在石梁河镇小学启动。管学刚向东海县贫困村小学捐助21.6万医疗物资,主要用于教学能手、贫困学生飞秒激光手术和眼疾治疗。同时向海州区白内障贫困患者捐助30万医疗物资。

2014119日,江苏第五个慈善周活动在市苍梧绿园拉开帷幕。管学刚再次伸出援手,通过市慈善总会向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捐助100例白内障手术,向市苍梧小学困难家庭近视学生捐赠眼镜100副,捐赠手术及物资价值46万元。

在借助市及相关部门搭建的平台,表达爱心的同时,管学刚挂帅的“光明义工”组织也十分活跃。两台义诊车常年奔波在城乡,每到一地,队员们就搭帐篷、摆桌子,安装仪器设备,为每一位前来的群众,提供健康查体服务和开展爱眼护眼宣传。“光明”帐篷,也经常亮相于全市大型公益活动。

光明义工们忘不了,201411月下午,苍梧绿园,市慈善总会、民政局、卫计委的主要领导来到帐篷前,热情鼓舞正在忙碌的管学刚等医护人员。当天因前来义诊的人多,医护人员直到天上了黑影,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走。

管学刚不仅以自身的业务专长致力慈善,还常常把自己对民生的一些感悟付诸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且对社会有益的事情。2013年一个冬夜,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环卫工人坐在马路牙石上啃煎饼。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他发起了为环卫工建“爱心暖房”的倡议,号召沿街店铺门面房,为环卫工提供落脚休息之地。在媒体的支持下,他的建议得到了300多家单位响应。他率先行动起来,在医院辟出地方让环卫工人休息,还向其他休息点赠送茶具等物品。省、市媒体纷纷关注这一善举,南通、扬州及周边地区相关部门得知后,纷纷前来取经,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开。

由市城投集团全面铺开的港城自行车站点,推广了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但人们忘不了,管学刚也是这项服务的倡导者之一。他的着眼点是解决公交车乘客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买了30多辆车,放在新浦公园、120急救中心等处,让乘客免费骑行。后来扩大借用范围,不限于乘客。市里的广电、报纸对这一做法作了充分报道。

管学刚是一位眼科医生,他爱说的话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些问题,我们看到了,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也可以伸伸手”。管学刚这样说了,他也这样去做。他应邀到新浦公园看樱花,却打起了路旁一块空地的主意。隔了一天,一个建报廊的方案摆到了公园管理者的面前。在公园的支持下,他投资的“光明读报长廊”建起来了。里面摆放着省、市党报和其他报刊,三年来,来这里的阅读者不计其数。

很多好事,媒体做了报道。有很多好事,管学刚不让外人知道,悄悄地做。有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分居,他跟着生活的母亲又出车祸去世,上学、生活遇到困难。家里人封门堵路,大闹相关单位一个多月。管学刚闻讯,化名请派出所转交6000元。最终化解了矛盾纠纷,也缓解了孩子读书难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管学刚的带动下,为社会献爱心在慈善医院蔚然成风。今年开春以来,员工集体参与的公益活动一个接着一个。227日,管学刚带队到新浦汽车总站,为春运中的雷锋车手和乘客义诊;32日、4日到万家乐公寓及救助站寄养点看望老人和盲流人员,312日去社会福利院看望孩子们。327日,30多位残疾智障的孩子们乘坐大客车,观赏市区建设新貌、景点,看了动物园,还做客医院,欣赏文艺演出。三四月间,有位因中风卧病在床的老人,突发眼疾,家人求援,管学刚带着药箱,送医上门。他去外地讲学,还特意安排同是眼科医生的妻子,为老人换药治疗。

3月,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为传承雷锋精神,进一步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2017310日,管学刚组织扶贫志愿者成立义工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走进海州区石棚山敬老院开展义诊活动。2017429日,在劳动节来临之际,在我院举办劳动节健康大讲堂活动,为劳动模范讲授眼健康知识,并提供全身性的健康体检,活动目的是为回馈社会,继续发扬我院光明精神,管院长当日赴东海为“全国劳动模范”进行健康体检。2017730日,赴东海县石梁河镇王埠村,救助特困家庭王枝中,检查眼睛送眼药水,王枝中家7口人,爱人和两个儿子儿媳智力均存在缺陷,孙子视力也有问题,王枝中是家里的顶梁柱,支撑家里的全部花销,近两年视力逐渐低下,视物模糊,半月前,医院到石梁河镇宣教时发现王枝中的眼疾问题,免费进行手术救助,治疗白内障和胬肉,现管院长携相关仪器前来复诊和慰问,王枝中不识字,第一次去医院复查三四小时未到医院,住院期间,管院长照顾王枝中,吃饭费用都给免除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管学刚热心社会公益,也使医院声誉鹊起。受助者投赞成票是手脚并用的,拿起电话把管学刚的名字告诉给亲朋好友;当自己和亲友需要治疗,这里当然是首选,迈步就奔向了“慈善、光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实事办实和好事办好的实力与潜力增强。诚如管学刚所说,慈善像一盏灯:照耀他人也亮了自身。